数字经济时代下,物流成为连接高度数字化消费市场与传统制造业的关键纽带。数字化经济为物流行业带来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理念,如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这些新兴技术加速了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使物流企业向高效、智能化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但是,在此进程中,现代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物流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在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更注重服务质量、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为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物流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生产调度、货物跟踪和风险管理等,同时也使得物流企业更加关注个性化需求和服务。物流智能化的广泛应用,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通过数字化手段,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与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协同作业,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稳定性。通过物联网技术,物流企业相互合作共赢,协同构建企业内外联动的数字化物流,使得物流企业能够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预测需求变化,从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通过信息化平台,物流信息变得共享和透明化,通过选择低碳、节能的运输工具和设施,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能源的浪费,通过智能设备的运用,提高装卸、搬运、配送等环节的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当前阶段,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应的管理措施较少,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效率不高,导致企业在运营方面的负担不减反增。政府的数字化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现代物流高质量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而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在于“转型”,战略方向规划的不明确,造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未知。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流程,企业各个层级的领导对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造成数字转型理念在由上至下的传导中“失真”,数字化转型方向的缺失和必要的路径不明确,造成物流企业转型的困难。
数字经济时代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而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物流从业人员人力资源的供需失衡,物流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及物流服务质量的不稳定。企业为了紧跟时代潮流,需要提高物流人才的素质和操作技能,需要对员工培训或者引进高素质物流人才,又导致物流人力成本的上升,增加了企业负担。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往往需要较大金额的资金投入,而物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场景的匹配,企业投资收益的投资回报周期往往比较长,难以对当前的数字化建设成果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评估。
物流企业全面部署转型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淘汰陈旧设备,采购先进的硬件设备、开发软件系统,企业负担较重,短期内影响收益,导致大多数管理者转型魄力不足。
当前形势下,物流企业面临从传统物流企业向数字化物流企业转型的问题,人才与技术的缺乏,使得企业无法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对企业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导致物流相关数据的共享和流通出现了障碍,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
另外,物流企业目前是明显的竞争关系,很多公司的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识,不会将自己的核心运营数据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以免对方领先自己。企业数据共享需要平台,需要数据准入的规范,这往往不是一家企业或者一个物流协会能够决定的,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提前进行调研,协调企业各方的利益,实现共赢。
数字化时代,越是信息技术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数据安全问题越是面临严峻的挑战。物流行业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交换和存储。物流企业客户的个人数据、运输数据、仓储数据等容易受到病毒攻击,存在泄露风险。另外,数字化时代,企业用户的不规范操作同样面临信息安全问题。
在传统物流下,由于数据资源的不透明,在追求物流效率提升的过程中,企业不能实现数据的最优配置和最合理的应用,往往造成空载率提高,没有有效地利用空间和时间,造成资源的浪费。另外,过多的物流企业,运输车的不合理调用,又造成环境的污染,这些都是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解决。
国家和政府应在宏观角度明确物流数字化的未来愿景,清晰部署详细的战略规划,以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以快速推进物流资源整合。持续推进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国企央企物流服务平台的优势,充分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推进现代流通体系数字化的硬件和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企业数字化奠定基础,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
政府层面应制定政策,为双一流人才实行补贴和购房补助,帮助企业引进物流相关高素质人才。根据需求层次,对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分层次政策,为不同人才提供差异性并相对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以吸引优秀物流人才的加入,为优秀人才配备相应的晋升渠道,提高人才的活力。
另外,物流企业应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将人才引进与科研项目相结合,进而提高引进人才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进而培养出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物流人才。同时,还可以与物流行业协会和相关物流资格证培训机构合作,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认证,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
国家应当根据现实需要,建设必要的数字化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政策引导,明确数字化物流的方向。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加大宣传和引导,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为数字化物流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和贷款资金支持,鼓励物流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物流企业应启动对企业员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对企业“高管”“中层”和基础员工进行分类分级培训,提升员工数字化意识,提升向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流过程的在线管理和货物追踪,实现货物、车辆和仓库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加快向数字化前进的步伐。
政府根据具体情况,为物流企业政策助力,在物流业积极制定促进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明确物流数据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物流数据共享开放的门槛,明确哪些数据共享,哪些数据开放,哪些数据需要私密。积极保护物流企业在数据共享中的利益,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大数据共享示范,只有参与共享的数据越多,企业体验和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政府部门应联合监管部门,制定要细化物流数据共享分类标准,在确保数据安全可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物流数据的开放共享。
当前的网络环境依然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物流企业应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信息安全保密体系,设置安全系统监管部门,确保信息安全要求的实施。通过与第三方安全公司合作,对企业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评审,加强信息安全合规的监管和评估。对于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进行网络安全整改,以杜绝隐患。对于物流相关信息系统,做好数据杀毒、加密、备份,防止数据泄露和丢失。同时,高薪聘请网络安全相关公司人才,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不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测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通过考核和评估,对于优秀员工进行嘉奖,增强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物流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科学规划和评估,建立绿色物流标准和认证体系,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在构建的物流数字化平台上,优化资源和运输路径,采用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绿色仓储设施,减少中转环节,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实现物流的绿色化运输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物流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推广绿色物流等措施,增强数字化时代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现代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也应该为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